
发布日期:2025-04-13 03:29 点击次数:99
中国百姓聪明,这种聪明在于务实,陆地农业发展蓬勃,对于畅想水上世界的种种冒险,可不是中国人喜欢的,大海无际也意味着深不可见的未来和危险,这是人类极其厌恶的恐惧,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不像西方很多国家背靠大海,土地资源不够丰富,海洋是唯一可以依靠的资源,尤其是顺着海路还可以找到新的陆地,西方尝到好处后不断的对海洋展开探索,可是中国周围听话温顺的海不多,一阵暴风骤雨几十米的巨浪就拍了过来,还真不适合国人出海。
中国的政治中心向来以北方中原地区为主,但后期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人善水,可是基本也是靠大江大河发展水上配备,从古到今我们都是不断的治水,长江黄河是母亲也是天险,泛滥的时候非常吓人,于是造就下游地区的人们比其他地方的人水性更好。当然中国的海军古代也没怎么发展起来,因为根本对水没有妄想,可是我们曾经的水师也不差,因为水两侧的人们相互征服就要跨天险,而守住自己的底线也是靠天然的恩赐。
明朝从哪里起家我们都知道,朱重八生于南方,掌控红巾军的时候就不得不利用水上部队作战打败各方的敌人,他的对手陈友谅就是渔民出身,那水性再好不过了,凭一个种地的农民上哪去现培养对水上作战的本事呢?所以说还是老朱有能耐,运气好到家了,后有元军追击,正愁无法渡江的时候,一支水师部队就主动送上门来,要说这天地人三方凑齐才能做成大事儿,老朱是一样不差。
俞廷玉父子四人早在老朱到来之前就就在巢湖一带安营扎寨了,锻炼好了水兵,集结好了部队,为的是保卫其乡里周全,这就是巢湖水师。当然这么好的水师必须配上一个明智的主子才能发挥优势,这时遇到正当南下的老朱,二话不说他们就投奔老朱协同大军同元军激战,首战就打的元军一年不敢再犯,同年直接定都南京,好的金刚钻遇上好的瓷器师傅,自然所向披靡。
就这样俞家老小加上廖氏兄弟领导的这支部队从硬件到精神成了大明水师的雏形。后来俞氏父子相继战死,当时皇室也没亏待俞家,家族成为当朝一大望族。了解明史的应该清楚,其实明朝并不是什么重视水军发展的朝代,只是在用到的时候发现了它的重要性,老朱也不是喜欢外交的皇帝,而且相当的保守,国门当时其实已经是封闭状态,当时和外国人走私做买卖是要杀头的。但因为朱棣的皇位来的不正,郑和就借此时机出海,才有了造船出海的名头,实际目的大家都知道,当然这种发展海上探索的目的不纯也就坚持不了多久。
明朝对海军的发展并不重视,且当时的水军在明军部队中还是最弱的一支,但是放在世界却排名第一,比如万历战争,一场战役打的倭寇三百年不敢进犯。其实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是第一。不过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在人家用黑火药研究枪炮的时候,我们却在国内放烟花玩。居安思危这件事,坐第一的位子久了,自然就傲慢大意,最后被狠狠鞭打。我们应该吸取这个教训,日后不管国家再如何强大,都不能放松警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